ChinaAutoRegs|GB/T 34131-2023英文版翻译《电力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for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和编码
5正常工作环境
6技术要求
7试验方法
8检验规则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录A (资料性)电池管理系统报警信息
附录B (规范性)电池模拟装置要求
附录C (资料性)电池管理系统参数信息
附录D (资料性)电池充放电曲线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力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简称“电池管理系统”)数据采集、通信、报警和保护、控制、 能量状态估算、均衡、绝缘电阻检测、绝缘耐压、电气适应性、电磁兼容等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规定了分类和编码、正常工作环境、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铅酸(炭)电池、液流电池和水电解制氢/燃料电 池的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检测、运行、维护和检修,其他类型电池管理系统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1
GB/T 2423.2
GB/T 2423.4 环)
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第2部分:试验方法 第2部分;试验方法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试验B:高温
试验Db:交变湿热(12 h+12 h循
试验Ka;盐筹
GB/T 4798.2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第2部分:运输和装卸
GB/T 7251.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T 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第1部分:总则
GB/T 17626.2
GB/T 17626.4
GB/T 17626.5
GB/T 17626.8
GB/T 17626.9
GB/T 17626.10
GB/T 17626.16
GB/T 17626.17
GB/T 17626.18
DL/T 634.5104
5-101网络访问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0 Hz〜150 kHz共模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纹波抗扰度试验
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 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IEC 60870-
DL/T 860(所有部分)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 2528电力储能基本术语 3术语和定义
DL/T 252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分类和编码
电池管理系统分类和编码规则见图1。
-3管理层级
2电池类型
-1电力储能用
标引序号说明, 1电力储能用
2电池类型
3管理层级
4最高采集电压
5均衡方式
—用“EES”3位字母表示。
用3位字母表示,其中:LIB锂离子电池,SIB钠离子电池,FLB液流电池,
LAB—铅酸电池,LCB—铅炭电池,FUB——燃料电池,SDJ—水电解制氢电池。
一用1位字母表示,其中:M——电池模块,C——电池簇,S—电堆,A―^电池阵列。
——用4位数字表示,位数不够前面补“0”,单位为“V”。
用两位字母表示,其中:AB-主动均衡,PB—被动均衡,AP——主动均衡和被动均衡均
具备,NB一无均衡。
6电压采集通道数一用3位数字表示,位数不够前面补“0。
7温度采集通道数——用3位数字表示,位数不够前面补“0”。
8产品型号 ——用4〜8位数字和字母的组合表示。
不例1 :
电力储能用,电池类型为锂离子电池,管理层级为电池模块,最高采集电压为I 000 V,均衡方式为主动均衡,电压采 集通道为20个,温度采集通道为12个,产品型号为A001,编码为:EESLI4M-1000V-AB020-(n2・A001.
示例2:
电力储能用,电池类型为锂离子电池,管理层级为电池簇,最高采集电压为1 500 V,均衡方式为被动均衡,电压采集 通道为1个,温度采集通道为。个,产品型号为A002.编码为IEE&LIB~C-15OOV-PB”OO1-OOO-AOO2B
示例示
电力储能用,电池类型为液流电池,管理层级为电堆,最高采集电压为900 V,均衡方式为无均衡,电压采集通道为1 个,温度采集通道为1个,产品型号为B002e编码为,EE6FL450900V-N&001-001-B002。
图1电池管理系统分类和编码
5正常工作环境
电池管理系统在下列环境应正常工作:
a)温度:一202〜65
b)相对湿度:5%〜95%,无凝露;
c)海拔高度:不大于2 000 m;当大于2 000 m时,应符合GB/T 7251.1的相关规定;
d)对于应用在海洋性气候的电池管理系统,应满足耐盐雾要求。
6技术要求
6.1 一般要求
6.1.1 电池管理系统应具有数据采集、通信、报警和保护、控制、状态估算、参数设置、数据存储、计算和 统计等功能,宜具有显示功能,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铅酸(炭)电池管理系统还应具有均衡和绝缘 电阻检测功能。
6.1.2 电池管理系统应具有通用性、兼容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宜实现即插即用。
6.1.3 电池管理系统各功能应在逻辑上相互独立,控制策略、执行周期相互匹配。
6.1.4 电池管理系统应设置接地端子,接地电阻不应大于0.1 Q,连接接地线的螺钉和接地点不应用作 任何其他机械紧固用途。
6.1.5 电池管理系统线束应采用阻燃材料,电气接口宜采用防呆设计。
6.2 数据采集
6.2.1 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铅酸(炭)电池管理系统应采集电池单体电压、电池单体温度、电池模 块正负极端子温度、电池簇电压、电池簇电流等参数。
6.2.2 液流电池管理系统宜采集电堆电压、电堆电流、电解液温度、电解液压力、电解液流量、电解液液 位状态、泵电流、泵频率和阀门状态等参数。
6.2.3 水电解制氢/燃料电池管理系统宜采集电解槽电压、电解槽电流、电解槽温度、冷却水温度、冷却 水压力、制氢系统氢气出口压力、电解液循环流量、氢中氧浓度、氧中氢浓度、氢中微氧含量、氢气露点、 燃料电池电压、燃料电池电流、燃料电池温度、燃料电池入口氢气压力、储氢系统压力、供氢管道氮气流 量、环境氢气浓度等参数。
6.2.4 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电池参数误差及采样周期要求见表1。
表1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电池参数误差及采样周期要求
电池类型 参数 采集误差 采样周期
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 和铅酸(炭)电池 电池单体电压/V <5 <0,005 《100 ms
5〜15=0.2%
电池簇电压/V<500<5<100 ms
>50041%
电池簇电流/A<20042450 ms
>200
电池单体温度/(、 电池模块正负极端子温度/—2。〜65<1<1 s
-40<T<-20,65<T<125〈2
液流电池 电堆电压 W1% (200 ms
电堆电流/A<30<0.34200 ms
二30£1%
电解液温度<1<1 s
电解液压力<1 s
电解液流量<5%《1 s
泵电流VI%——
泵频率《1%—
表1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电池参数误差及采样周期要求(续)
电池类型 参数 采集误差 采样周期
水电解制氢/燃料电池 电解槽电压 41% —
电解槽电流41%—
电解槽温度/C<1——
冷却水温度一
冷却水压力《0.5%一
制氢系统氢气出口压力《0.5%一
电解液循环流量《2.5%—
氢中氧浓度<2%——
氧中氢浓度42%—
氢中微氧含量/SL/L)—
氢气露点/匕<1—
燃料电池电压41%—
燃料电池电流《1%—
燃料电池温度/二<1—
燃料电池入口氢气压力41%—
储氢系统压力41%—
供氢管道氢气流量42%一
环境氧气浓度45%
6.3 通信
6.3.1 电池管理系统应具有与监控系统、储能变流器,其他管理层级电池管理系统等设备进行信息交 互的功能,并宜具有与消防系统、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等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的功能。
6.3.2 电池管理系统与监控系统可采用以太网通信接口,支持Modbus,DL/T 634.5104,DL/T 860(所 有部分)通信协议,宜采用双网冗余通信.
6.3.3 电池管理系统与储能变流器可采用控制器局域网(CAN)、R&485、以太网等通信接口,支持 CAN 2.0B、Modbus、DL/T 860(所有部分)通信协议,且具有一个输出硬接点接口.
S.3.4 不同管理层级电池管理系统之间可采用CAN、R$485、以太网等通信接口,支持CAN 2.0B. Modbus等通信协议。
6.3.5电池管理系统和消防系统、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可采用R9485、以太网等通信接口,支持 Modbus通信协议。
6.4报警和保护
641报瞥分级和处理
6.4.1.1 电池管理系统报警信息应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其中:
——级报警信息为需要立即停机或停电处理的报瞥信息;
——二级报警信息为需要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的报警信息;
——三级报警信息为需要加强监视及一、二级报警复归的报警信息。
6.4.1.2 电池管理系统应在设备状态异常或故障时发出报警信息并上传,报警信息见附录A.
6.4.1.3 在发生一级和二级报警时,电池管理系统应对报警信息前后各10 s的模拟量和状态量进行 记录。
6.4.2报警内容
6.4.2.1 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铅酸(炭)电池管理系统的报警内容应包含:电压越限、电压极差越 限、簇电流越限、温度越限、簇内电池单体温度极差越限、绝缘电阻越限、电压采集线异常、温度采集线异 常、电池簇充放电回路异常、通信异常等。对于两簇以上电池直流端并联的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 铅酸(炭)电池管理系统还应具有电池簇间环流越限报警。
642.2液流电池管理系统的报警内容应包含:电压越限,电压极差越限、电流越限、温度越限、流量越 限、压力越限、液位越限、漏液故障、通信异常等。
6.4.2.3水电解制氢/燃料电池管理系统的报警内容应包含:电压越限、电流越限、温度越限、流量越限、 液位越限、压力越限、氢中氧浓度越限、氧中氢浓度越限、环境氢气浓度越限、通信异常等.
6.4.3保护
6.4.3.1电池管理系统应在一级报警发出后300 ms内发出停机指令,并在5 s内断开电池簇或电池阵 列充放电回路。
643.2 电池管理系统应在二级报警发出后300 ms内发出降低电池运行功率指令。
643.3
643.3.1 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铅酸(炭)电池管理系统应控制电池簇和电池阵列投入和退出。
643.3.2 管理系统宜具有通过冷却或加热系统调节电池温度的能力.
643.3.3 电池管理系统应控制电解液循环泵的泵速和阀门通断。
643.4 状态估算
643.4.1 管理系统应实时估算电池能量状态(SOE)。
643.4.2 管理系统能量状态估算最大允许误差应为士 5%。
643.5
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铅酸(炭)电池管理系统应具有均衡功能,均衡方式可采用主动均衡方式 和被动均衡方式中的一种或两种.
643.6 电阻检测
643.6.1 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铅酸(炭)电池管理系统应具有电池簇绝缘电阻检测功能,当接收到 外部其他设备启动绝缘检测功能时应自动关闭。
643.6.2 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铅酸(炭)电池管理系统绝缘电阻检测误差要求见表2.
表2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铅酸(炭)电池管理系统绝缘电阻检测误差要求
电池类型 电池簇电压U 绝缘电阻R检测误差
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 铅酸(炭)电池 60 V<LT<400 V K450 kQ 4±15 kn
R>50 kA《士 30%
U》4OO V75 kQ<±15 kn
R>75 kn工土20%
643.7 设置
643.7.1 管理系统应具有对电池系统配置参数、电池正常运行截止参数、异常状态的报警阈值和保 护阈值等参数进行设置功能。
643.7.2 管理系统应具有参数设置权限功能.
643.7.3 管理系统应具有就地参数设置功能,并宜具有远程参数设置功能.
643.8 据存储
643.8.1 池管理系统应实时存储电池运行状态信息、运行参数信息、报警信息、保护动作信息等数据 信息O
643.8.2 池管理系统应在本地存储不少于120 d的数据信息,宜采用队列存储方式。
643.9 算和统计
643.9.1 池管理系统应具有电池模块电压计算功能.
643.9.2 池管理系统应具有对累计充放电量、单次充放电量等电量数据统计功能.
643.9.3 池管理系统应具有电压越限次数、温度越限次数、故障保护事件次数等数据统计功能。
643.10 显示
电池管理系统宜具有对电池运行状态、电池运行参数、事件记录等基本信息的显示功能。
643.11 耐压
643.11.1 性能
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池相连的采集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间、通信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采集端子和通信 端子之间、供电端子与通信端子之间,应承受表3中所规定的历时1 min的直流电压,且绝缘电阻值不 应小于10
表3绝缘电阻试验电压
单位为伏特
额定绝缘电压UJ 绝缘电阻试验电压
Ui <500 500
5004Ui4l 000 1 000
Ui>l 000 2 500
•制造商对设备或部件规定的耐受电压有效值,以表征其绝缘规定的(长期)耐受能力。
643.11.2 强度
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池相连的采集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间、通信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采集端子和供电 端子之间、采集端子和通信端子之间、供电端子与通信端子之间,应承受表4中规定的历时1 min的工 频交流电压(或直流电压),应无绝缘击穿和闪络现象,漏电流应小于10 mA。
表4介质强度试验电压等级
单位为伏特
额定绝缘电压Ui 介质强度试验电压
交流直流
UW60 1 080 1 530
6OVUW3OO 1 420 2 010
300VUW690 1 970 2 800
690VUi<800 2 120 3 000
800VU41 000 2 400 3 390
1 000VUW1 500 3 100 4 380
1 500VUW2 000 3 800 5 370
643.12 适应性
643.12.1 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铅酸(炭)电池、燃料电池管理系统应采用直流供电,供电电压偏差 范围应为电池管理系统额定工作电压的80%~115%;液流电池管理系统应采用交流供电,供电电压偏 差范围应为电池管理系统额定工作电压的90%〜110%.
643.12.2 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铅酸(炭)电池管理系统应耐受1.5倍额定工作电压。
643.12.3 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铅酸(炭)电池管理系统应耐受1 min反向电压.
643.12.4 管理系统应耐受通信线回路短路.
643.13 兼容
电池管理系统在电磁干扰作用下,应保证功能、性能正常及动作的正确性,不应通过外接抗干扰元 件来满足有关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电池管理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应满足表5的要求。
表5电磁兼容性能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 符合标准 试验级别
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2 3级
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3级
3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 3级
4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8 3级
5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9 3级
6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0 3级
7 0 Hz〜150 kHz共模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6 4级
表5电磁兼容性能要求(续〉
序号 检验项目 符合标准 试验级别
8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纹波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7 3级
9 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8 3级
643.14 可用性
643.14.1 管理系统的运行寿命不应少于10年。
643.14.2 管理系统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不宜少于20 000 h.
7试验方法
7.1 试验环境
除另有规定,正常试验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
a)环境温度J5 C〜35匕,
b)环境相对湿度:25%〜75%。
7.2 试验设备
7.2.1 一般要求
除另有规定,试验中所使用的试验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a)测量设备通过计量检定或校准,并在有效期内;
b)测量设备的测量范围覆盖被测量的测量范围; c)测量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优于被测量误差的1/3.
7.2.2 电池模拟装置
电池模拟装置要求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7.2.3 环境模拟装置
环境模拟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温度输出范围:一50七〜130七;
b)温度最大允许误差:士2七;
c)温度波动度:[—0.5,
d)温度均匀度不大于2 C;
e)相对湿度最大允许误差:±3%。
7.2.4 盐雾试验装置
盐雾试验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温度偏差[一 2,
b)喷雾量:(l~2)mL/(8O cm? • h)可调。
7.2.5 绝缘耐压试验装置
绝缘耐压试验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电压输出最大允许误差为满量程(F.S.)的±2%;
b)电阻测量范围在10 G。〜50 Gn之间最大允许误差为士[读数值(rdg)的15% + 2 MR],测量 范围在1 GQ〜9.999 GQ之间,最大允许误差为±(5%rdg+0.2 MQ),测量范围在0.05 Mfl~ 999.9 Mfl之间最大允许误差为±(2%rdg+0.02 M。)。
7.2.6 信号发生及采集装置
7.2.6.1 通信信号发生及采集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具备CAN、RS*485、网口等通信接口及通信功能;
b)支持对应通信协议,下发控制信号,采集并显示通信数据;
c)具备CAN波特率选择配置功能,波特率至少包括250 kbps、500 kbps.l 000 kbps挡位选择;
d)具备RS-485串口波特率选择配置功能,波特率至少包括9 600 bps, 19 200 bps,115 200 bps 挡位选择;
e)具备网口波特率选择配置功能,波特率至少包括百兆bps、千兆bps挡位选择。
7.2.6.2 模拟、数字、开关信号发生及采集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具备至少2路模拟量输出端口,1路模拟量输入检测端口;
b)具备至少2路数字量输出端口,1路数字量输入检测端口;
c)具备至少2路开关量输出端口,1路开关量输入检测端口;
d)模拟量输入输出电平范围至少为[0,301V;
e)数字量输入输出电平范围至少为[0,51V。
7.2.7 电阻阵列
电阻最大允许误差为±1%F.S..
7.3 试验准备
7.3.1 除另有规定,电池管理系统试验样品数量应为3套,3套试验样品全部完成数据采集、绝缘电阻 检测检验项目后,分别用于绝缘耐压检验项目、环境适应性检验项目、除列举检验项目外的其余检验 项目。
7.3.2 试验样品应提供外部智能传感器的参数曲线和通信协议,且每套样品配置测试接口引入导线, 引入导线测试产生的总电阻应小于20 mQ0
7.3.3 试验样品应提供相关参数信息,具体见附录C。
7.3.4 根据检验项目选择相应的完成标定的试验设备.
7.3.5 将电池管理系统试验样品的电压、电流等采集通道和电池模拟装置电压、电流等试验通道通过 引入导线连接,连接电池管理系统试验样品供电电源线。
7.4 数据采集
7.4.1 电池电压
电池单体、电池簇/电堆电压采集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选择试验样品电池电压采集通道对应的接口,连接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数据采集线,连 接试验样品的供电电源线.
b)将试验样品放置于环境模拟装置中,设置环境模拟装置温度为(25±2)C。
c)静置1 h.
d)接通试验样品供电电源,检查试验样品的显示信息。
e)调节电池模拟装置依次输出5个电压值,电压值的选取应为试验样品电压采样上限值、下限值 和上下限范围内均匀分布的3个值。
f)记录环境模拟装置的温度值,试验样品的电压采样上限值、下限值,电池模拟装置电压输出值 和试验样品对应的显示值。
g)重复e)和f)两次.
h)当电池模拟装置电池单体电压小于5 V或电池簇/电堆电压小于500 V时,按照公式(1)计算 并记录每次试验样品对应的电池单体、电池簇/电堆电压采集误差:
6vi ==| UQI —Um | ( 1 )
式中:
SV1——同一组试验样品电池电压采集误差;
UM——同一组对应的电池模拟装置输出值;
Uci 同一组对应的试验样品显示值。
i)当电池模拟装置电池单体电压大于或等于5 V,或电池簇/电堆电压大于或等于50QV时,按照 公式(2)计算并记录每次试验样品电池单体、电池簇/电堆电压采集误差:
dvz =l U(3 —Um I /URJ X 100 % ( 2 )
式中;
》vz ——同一组试验样品电池电压采集误差;
UR2——同一组对应的电池模拟装置输出值;
Ucz 同一组对应的试验样品显不值。
j)分别设置环境模拟装置温度为(-20士2)C、(65土2)匕,重复c)〜i).
k)断开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供电电源,拆除数据采集线,取出试验样品。
1)更换试验样品,重复a)〜k)。
m)取所有试验样品中电池电压采集误差的最大值作为试验结果。
7.4.2 电池簇/电堆电流
电池簇/电堆电流采集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选择试验样品电池簇/电堆电流采集通道对应的接口,连接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数据采 集线,连接试验样品的供电电源线.
b)将试验样品放置于环境模拟装置中,设置环境模拟装置温度为(25±2)C。
c)静置1 ho
d)接通试验样品供电电源,检查试验样品的显示信息。
e)调节电池模拟装置为充电模式,依次输出试验样品充电电流量程值的0%、20%、40%、60%、 80%和 100%.
f)记录环境模拟装置的温度值、电池模拟装置充电电流输出值和试验样品对应的显示值。
g)调节电池模拟装置为放电模式,依次输出试验样品放电电流量程值的0%、20%、40%、60%、 80%和 100%.
h)记录电池模拟装置放电电流输出值和试验样品对应的显示值。
1) 重复e)~h)两次。
j)当电池模拟装置电池簇/电堆电流小于200 A时,按照公式(3)计算并记录每次试验样品对应 的电池簇/电堆电流采集误差:
式中:
斯 ——同一组试验样品电池簇/电堆电流采集误差;
1R1——同一组对应的电池模拟装置输出值;
lei 同一组对应的试验样品显ZK值。
k)当电池模拟装置电池簇/电堆电流大于或等于200 A时,按照公式(4)计算并记录每次试验样 品对应的电池簇/电堆电流采集误差:
Sa =l let — JR? I /JRZ X 1005/0 ( 4 )
式中:
九一同一组试验样品电池簇/电堆电流采集误差;
IRZ——同一组对应的电池模拟装置输出值,
Ig—同一组对应的试验样品显示值。
1)分别设置环境模拟装置温度为(-20士2)七、(65士2)匕,重复。-10.
m)断开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供电电源,拆除数据采集线,取出试验样品.
n)更换试验样品,重复a)〜m)。
o)取所有试验样品中电池簇/电堆电流采集误差的最大值作为试验结果。
7.4.3 温度
温度采集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选择试验样品电池温度采集通道对应的接口,连接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数据采集线,连 接试验样品的供电电源线。
b)将试验样品放置于环境模拟装置中,设置环境模拟装置温度为(25±2)t.
c)静置lh。
d)接通试验样品供电电源,检查试验样品的显示信息。
e)调节电池模拟装置依次输出温度一40 C、一 15七、0七、25 ‘C、40 “C、60七、85 X: ,125匕。
f)记录环境模拟装置的温度值、电池模拟装置温度输出值和试验样品对应的显示值。
g)重复.e)和f)两次。
h)按照公式(5)计算并记录每次试验样品对应的温度采集误差: △T=|TC-TRI ( 5 >
式中:
AT ——同一组试验样品温度采集误差;
TR——同一组对应的电池模拟装置输出值;
Tc 同一组对应的试验样品显示值。
i)分别设置环境模拟装置温度为(一20±2)七、(65±2)七,重复c)〜h)。
j)断开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供电电源,拆除数据采集线,取出试验样品。
k)更换试验样品,重复a)〜j).
1)取所有试验样品中温度采集误差的最大值作为试验结果.
7.4.4 压力
压力采集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选择试验样品压力采集通道对应的接口,连接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数据采集线,连接试 验样品的供电电源线。
b)将试验样品放置于环境模拟装置中,设置环境模拟装置温度为(25士2)七。
c)静置1 h.
d)接通试验样品供电电源,检查试验样品的显示信息。
e)调节电池模拟装置依次输出试验样品压力量程值的20%、40%、60%、80%和100%。
f)记录环境模拟装置的温度值、电池模拟装置压力输出值和试验样品对应的显示值。
g)重复e)和f)两次。
h)按照公式(6)计算并记录每次试验样品对应的压力采集误差:
5P=I PC-PR I /PR X 100% (6)
式中:
8P —同一组试验样品压力采集误差;
PR——同一组对应的电池模拟装置输出值;
Pc——同一组对应的试验样品显示值。
i)分别设置环境模拟装置温度为(一20±2)匕、(65±2)七,重复c)〜h)。
i)断开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供电电源,拆除数据采集线,取出试验样品。
k)更换试验样品,重复a)〜j)。
1.1.1 试验样品中压力采集误差的最大值作为试验结果.
1.1.5 流量
流量采集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选择试验样品流量采集通道对应的接口,连接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数据采集线,连接试 验样品的供电电源线。
b)聘试验样品放置于环境模拟装置中,设置环境模拟装置温度为(25±2)C。
c)静置1 h.
d)接通试验样品供电电源,检查试验样品的显示信息。
e)调节电池模拟装置依次输出试验样品流量量程值的20%、40%、60%、80%和10。%.
f)记录环境模拟装置的温度值、电池模拟装置流量输出值和试验样品对应的显示值。
g)重复e)和f)两次。
h)按照公式(7)计算并记录每次试验样品对应的流量采集误差: <SF=| FC-FR I /FR X 100% ( 7 )
式中:
8F——同一组试验样品流量采集误差;
FR——同一组对应的电池模拟装置输出值;
Fc 同一’组对应的试验样品显示值。
i)分别设置环境模拟装置温度为(-20士2)(、(65±2)*C ,重夏c)~h).
j)断开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供电电源,拆除数据采集线,取出试验样品。
k)更换试验样品,重复a)〜j)。
1)取所有试验样品中流量采集误差的最大值作为试验结果。
1.1.6 液位
液位采集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选择试验样品液位采集通道对应的接口,连接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数据采集线,连接试
验样品的供电电源线。
b)将试验样品放置于环境模拟装置中,设置环境模拟装置温度为(25±2)C.
d)接通试验样品供电电源,检查试验样品的显示信息.
e)调节电池模拟装置依次输出试验样品液位量程值的20%、40%、60%、80%和100%。
f)记录环境模拟装置的温度值、电池模拟装置液位输出值和试验样品对应的显示值。
g)重复e)和D两次。
h)按照公式(8)计算并记录每次试验样品对应的液位采集误差; SH =| He — HR I /HR X 100% ,,, ( 8 )
式中:
3H——同一组试验样品液位采集误差;
HR——同一组对应的电池模拟装置输出值;
He——同一组对应的试验样品显示值。
1)分别设置环境模拟装置温度为(一20±2)C、(65±2)C,重复c)〜h)。
j)断开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供电电源,拆除数据采集线,取出试验样品.
k)更换试验样品,重复a)〜j>。
1)取所有试验样品中液位采集误差的最大值作为试验结果。
1.1.7 气体浓度
气体浓度采集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选择试验样品气体浓度采集通道对应的接口,连接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数据采集线,连 接试验样品的供电电源线。
b)将试验样品放置于环境模拟装置中,设置环境模拟装置温度为(25士2)七。
c)静置1 h。
d)接通试验样品供电电源,检查试验样品的显示信息。
e)调节电池模拟装置依次输出试验样品气体浓度量程值的20%、40%、60%、80%和100%。
f)记录环境模拟装置的温度值、电池模拟装置气体浓度输出值和试验样品对应的显示值.
g)重复e)和D两次。
h)按照公式(9)计算并记录每次试验样品对应的气体浓度采集误差:
=1 Cc-CR | /CRX100% ( 9 )
式中:
8C——同一组试验样品气体浓度采集误差;
CR——同一组对应的电池模拟装置输出值;
Cc 同一组对应的试验样品显示值。
i)分别设置环境模拟装置温度为(-20士2)9、(65±2)七,重复(:)~11)。
j)断开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供电电源,拆除数据采集线,取出试验样品.
k)更换试验样品,重复
1)取所有试验样品中气体浓度采集误差的最大值作为试验结果.
7.5 通信
通信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在室温环境下,将试验样品和信号发生及采集装置连接,连接试验样品的供电电源线;
b)接通试验样品供电电源,检查试验样品的显示信息;
c)通过信号发生及采集装置发送并接收30 s报文ID或相关指令,监测CAN、RS~485串口和网 口 30 s报文,记录试验样品的通信接口和通信协议。
7.6 报警和保护
报警和保护试验按以下步躲进行:
a)在室温环境下,将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信号发生及采集装置及电阻阵列连接,连接试验 样品的供电电源线;
b)接通试验样品和试验设备供电电源,依次设置各试验设备使得输出值超出附录A报警信息中 所有一级、二级、三级报警的越限值,记录试验样品显示的报警信息,对于一级、二级报警,通过 信号发生及采集装置记录报警信号发出时间、降低电池运行功率指令发出时间ti和停机指 令发出时间
c)计算并记录M和力、力和上的时间间隔;
d)清除试验样品故障并复位;
e)依次设置各试验设备模拟附录A报警信息中所有非越限报警项目的触发条件,记录试验样品 显示的报警信息,通过信号发生及采集装置记录报警信号发出时间1、降低电池运行功率指令 发出时间和停机指令发出时间h f
f)计算并记录t。和h、&和山的时间间隔;
g)清除试验样品故障并复位。
7.7 控制
控制功能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在室温环境下,将试验样品和信号发生及采集装置连接,连接试验样品的供电电源线;
b)接通试验样品供电电源,检查试验样品的显示信息;
c)信号发生及采集装置向试验样品下发所有控制端口的闭合和断开指令;
d)通过信号发生及采集装置查询并记录试验样品所有控制端口的闭合和断开状态。
7.8 能量状态估算
能量状态估算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在室温环境下,将试验样品的每个单体电压及簇电流采集通道和电池模拟装置的通道连接,连 接试验样品的供电电源线,连接试验样品的供电电源线,接通供电电源。
b)设置电池模拟装置的初始SOE为50%,设置试验样品的SOE为50%。
c)设置电池模拟装置每个单体电压通道的初始电压值为50%SOE对应的单体电压值。
d)设置试验样品计算SOE的额定能量XN(N为试验样品配置的单体电压采集通道数)。
e)电池模拟装置模拟恒功率充电持续输出电压丫小和电流上h,电池充电VdJLh-时间曲线见附 录D中图D.1,至电池充电SOE-时间曲线中SOE为95%时截止,电池充电SOE-时间曲线见 图D.2.按照步长1 min,分别记录图D.2对应的SOE0及同一时刻试验样品输出SOE1。
f) 静置 5 min.
g)电池模拟装置模拟恒功率放电持续输出电压匕i,和电流I.,电池放电VdJIk时间曲线见 图D.3,至电池放电SOE-时间曲线中SOE为5%时截止,电池放电SOE-时间曲线见图D.4。 按照步长1 min,分别记录图D.4对应的SOE0及同一时刻试验样品输出SOE1.
h)静置 5 min.
i)按照公式(10)计算SOE估算误差:
△ SOE=| SOE1一 SOEo | ( 10 )
式中:
△SOE ——SOE估算决差;
SOE)——试验样品输出SOE;
SOE ——电池充放电SOE-时间曲线对应的SOE。
j)重复f)〜i)两次。
k)取3次充电和放电过程中SOE估算误差的最大值作为试验结果。
7.9 均衡
均衡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在室温环境下,将试验样品的每个单体电压采集通道和电池模拟装置的通道连接,连接试验样 品的供电电源线;
b)接通试验样品供电电源,检查试验样品的显示信息;
c)选取电池模拟装置的电池单体电压通道作为试验通道,分别设置为50%SOE对应的电压值;
d)选择2个〜4个单体电压采集通道,按照10 mV步长由低向高进行电压调整,记录电池模拟装 置均衡前的电压值、均衡动作时的电压值和试验样品各电压通道的均衡动作状态;
e)将c)中试验通道重新设置为50%SOE对应的电压值,选择2个〜4个单体电压采集通道,按 照10 mV步长由高向低进行电压调整,记录电池模拟装置均衡前的电压值、均衡动作时的电 压值和试验样品各电压通道的均衡动作状态.
7.10 绝缘电阻检测
绝缘电阻检测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在室温环境下,连接试验样品、电池模拟装置和电阻阵列,电阻阵列并联在试验样品和电池模 拟装置电压采集正负极两端,且电阻阵列的地与试验样品的地相连,连接试验样品的供电电 源线。
b)接通试验样品供电电源,检查试验样品的显示信息。
c)调节电池模拟装置依次输出电池簇/电堆电压为试验样品电压量程值的50%、75%、100%.
d)调节电阻阵列依次输出c)中电压值分别对应的30 n/V、80 Q/VJ00 Q/V、500 O/V和1 000 Q/V 的电阻值。
e)记录电阻阵列电阻设置值、电阻阵列电阻输出值和试验样品对应的显示值。
D 重复d)和e)两次.
g)按照公式(ID计算并记录每次试验样品对应的绝缘电阻检测误差:
SK=\ RC-RR I /RRX100% ( 11 )
式中:
册——同一组试验样品绝缘电阻检测误差;
RR——同一组对应的电阻阵列电阻输出值;
Rc——同一组对应的试验样品显示值。
h)断开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供电电源,拆除数据采集线,取出试验样品。
i) 更换另一套试验样品,重复a)〜h),完成两套试验样品试验。
j) 取所有试验样品中绝缘电阻检测误差的最大值作为试验结果。
7.11 绝缘耐压
7.11.1 绝缘性能
绝缘性能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在不带电的情况下,断开试验样品接地端子、采集端子和通信端子;
b)分别在试验样品的采集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间、通信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间、采集端子和通信端子 之间、供电端子和通信端子之间,按表3施加直流电压,持续时间1 min,并分别每次记录试验 后的绝缘电阻值.
7.11.2 介质强度
介质强度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在不带电的情况下,断开试验样品接地端子、采集端子和通信端子;
b)分别在试验样品的采集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间,通信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间,采集端子和供电端子 之间、采集端子和通信端子之间、供电端子和通信端子之间,按表4施加工频交流或直流电压, 持续时间1 min,并分别每次记录试验后的漏电流。
注,对于出厂试验持续时间为1 3.
7.12 环境适应性
7.12.1 高温
高温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选择试验样品电池电压采集通道对应的接口,连接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数据采集线,连 接试验样品的供电电源线;
b)将试验样品放置于环境模拟装置中,设置环境模拟装置温度为65七,静置2储
c)接通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供电电源;
d)按照GB/T 2423.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高温运行试验,试验时间为16 h;
e)按照7.4.1步骤d)〜i),进行试验样品的电池电压数据采集试验;
f)断开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供电电源;
g)设置环境模拟装置温度为85 I,贮存16 h;
h)拆除数据采集线,取出试验样品;
i)室温下静置2 h;
j)接通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供电电源,按照7.4.1步骤d)〜i),进行试验样品的电池电压 数据采集试验。
7.12.2 低温
低温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选择试验样品电池电压采集通道对应的接口,连接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数据采集线,连 接试验样品的供电电源线;
b)将试验样品放置于环境模拟装置中,设置环境模拟装置温度为一20七,静置2 h;
c)接通试睑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供电电源;
d)按照GB/T 2423.1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低温运行试验,试验时间为16 h(
e)按照7.4.1步骤d)〜i),进行试验样品的电池电压数据采集试验;
f)断开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供电电源;
g)设置环境模拟装置温度为-40 C ,贮存16 h;
h)拆除数据采集线,取出试验样品;
i) 室温下静置2 h;
j) 接通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供电电源,按照7.4.1步骤d)〜i),进行试验样品的电池电压 数据采集试验。
7.12.3 耐湿热
耐湿热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选择试验样品电池电压采集通道对应的接口,连接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数据采集线,连 接试验样品的供电电源线,
b)将试验样品放置于环境模拟装置中;
c)按照GB/T 2423.4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交变湿热试验,高温温度为55t,试验时间为24 h;
d)环境模拟装置恢复至室温,接通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供电电源;
e)按照7.4.1步骤d)〜i),进行试验样品的电池电压数据采集试验;
f)按照7.11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绝缘耐压试验。
7.12.4 耐盐雾
耐盐雾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选择试验样品电池电压采集通道对应的接口,连接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数据采集线,连 接试验样品的供电电源线;
b)将试验样品放置于盐雾试验装置中;
c)按照GB/T 2423.17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盐雾试验,试验时间为16 hj
d)取出试验样品,在室温下静置2 h;
e)接通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的供电电源;
f)按照7.4.1步骤d)~i),进行试验样品的电池电压数据采集试验。
7.13 电气适应性
7.13.1 供电电压
供电电压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在室温条件下,将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连接,连接试验样品的供电电源线;
b)调节供电电源电压为额定工作电压的80%,持续运行10 min;
c)按照7.4.1步骤d)〜i),进行试验样品的电池电压数据采集试验;
d)调节供电电源电压分别为额定工作电压的90%、110%和115%,重复b)和c)o
注:适用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铅酸(炭)电池管理系统,其他电池类型的电池管理系统参照执行.
7.13.2 过电压
过电压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在室温条件下,将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连接,连接试验样品的供电电源线;
b)调节供电电源电压为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持续运行1 h,再将供电电压恢复至正常工作 范围;
c)按照7.4.1步骤d)〜i),进行试验样品的电池电压数据采集试验。
7.13.3 反向电压
反向电压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在室温条件下,将试验样品和电池模拟装置连接,连接试验样品的供电电源线;
b)将供电电源电压设置为反接电压值,持续运行1 min,再将供电电源电压恢复至正常状态;
c)按照7.4.1步骤d)〜i),进行试验样品的电池电压数据采集试验.
7.13.4 通信线回路短路
通信线回路短路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在室温条件下,将试验样品的通信线短路1 min,恢复至正常工作模式;
b)按照7.4.1步骤d)〜i),进行试验样品的电池电压数据采集试验.
7.14 电磁兼容
7.14.1 静电放电抗扰度
试验样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按照GB/T 17626.2的方法进行试验。
7.14.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试验样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按照GB/T 17626.4的方法进行试验。
7.14.3 浪涌(冲击)抗扰度
试验样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按照GB/T 17626.5的方法进行试验。
7.14.4 工频磁场抗扰度
试验样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按照GB/T 17626.8的方法进行试验。
7.14.5 脉冲磁场抗扰度
试验样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按照GB/T 17626.9的方法进行试验。
7.14.6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
试验样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按照GB/T 17626.10的方法进行试验。
7.14.7 Q Hz〜150 kHz共模传导疆扰抗扰度
试验样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按照GB/T 17626.16的方法进行试验。
7.14.8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纹波抗扰度
试验样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按照GB/T 17626.17的方法进行试验。
7.14.9 阻尼振荡波抗扰度
试验样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按照GB/T 17626.18的方法进行试验.
8检验规则
8.1 检验类型
电池管理系统检验类型分为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和抽样检验。
8.2 型式检验
8.2.1 型式检验要求
8.2.1.1 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is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试验定型鉴定;
b)当产品的设计、工艺或材料改变会影响产品性能时;
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国家质量监管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f)客户有特殊要求时。
8.2.1.2 型式检验样品数量应为3套,应采用与正常生产相同的材料、设备和工艺并随机抽取产品。
8.2.2 判定规则
若所有试验样品进行的检验项目全部满足要求,则判定为型式检验合格;若有任何一套试验样品的 任何一项试验项目不满足要求,则判定为型式检验不合格.
8.3 出厂检验
8.3.1 出厂检验要求
每套产品均应进行出厂检验。
8.3.2 判定规则
若被检产品存在任何一项检验项目不满足要求,则判定为出厂检验不合格.
8.4 抽样检验
8.4.1 抽样检验要求
8.4.1.1 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进行抽样检验:
a)需检验某个工程实际应用的产品与其对应的型式检验产品在关键性能方面的一致性;
b)需检验某个批次产品与其对应的型式检验产品在关键性能方面的一致性。
8.4.1.2 抽样检验应满足以下要求:
a)抽样检验针对同一型号产品,若存在多个型号,则每个型号均单独抽样检验;
b)抽样检验应根据实际供货批次,按照成套产品进行抽样检验;
c)抽样检验抽样数量应为3套.
8.4.2 判定规则
判定规则应符合以下规定:
a)抽样检验中,所有试验样品进行的检验项目全部满足要求,则判定为抽样检验合格;
b)若有任何一套试验样品的任何一项检验项目不满足要求,则判定为抽样检验不合格。
8.5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电池管理系统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章条号) 试验方法 (章条号)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抽样检验
1 数据采集 电池电压 6.2J/6.2.2 7.4.1 V V 、/
2 电池簇/电堆电流 621/622 7.4.2 V 7 V
3 温度 6.2.1 7.4.3 7 7 -J
4 压力 6.2.Z/6.2.3 7.4.4 V 7 V
5 流一 622/6.2.3 745 7
6液位6.2.2/6.Z.3746V
7气体浓度6.2.37.4.7
8 通信 6.3 7.5 V y 7
9 报警和保护 6.4 7.6 V V V
10 控制 6.5 7.7 V V 7
11 能量状态估算 6.6 7.8 — 一
12 均衡 6.7 7.9 V —
13 绝缘电阻检测 6.8 7.10 7 一 V
14 绝舞耐压 绝缘性能 6.13.1 7.11.1 T 一 V
15 介质强度 6.13.2 7.11.2 7 V
16 环境适应性 低温 一 7.12.2 7 — 一
17 高温 — 7.12.1 V 一 ——
18耐湿热一7.12.3V一
19 耐盐雾 — 7.12.4 V —— —
20电气适应性供电电压6.14.17.13.1V—
21过电压6.14.27.13.2V—
22 反向电压 6.14.3 7.13.3 7 — y
23通信线回路短路6.14.47.13.4—
24 电谶兼容 静电放电抗扰度 6.15 7.14.1 7 一 —
25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6.15 7.14.2 7 — —
26 浪涌(冲击)抗扰度 6.15 7.14.3 — 一
27 工频磁场抗扰度 6.15 7.14.4 7 — —
28 脉冲磁场抗扰度 6.15 7.14.5 7 — —
29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 6.15 7.14.6 — —
30 0 Hz〜150 kHz共模传 导骚扰抗扰度 6.15 7.14.7 —— —
31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 纹波抗扰度 6.15 7.14.8 V — 一
32 阻尼振荡波抗扰度 6.15 7.14.9 >/ — ——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1 标志
产品铭牌和标识应符合下列规定i
a>铭牌应包括产品名称、分类和编码、商标、出厂编号、制造商名称、制造日期或批号等内容;
b)产品应有防触电、接地、高压标识。
9.2 包装
产品包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a)产品应有外包装,包装应符合GB/T 13384的规定;
b)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和警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c)包装箱内随行文件应包括:装箱单、产品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保修卡、用户 意见调查表等。
9.3 运输
产品运输应符合GB/T 4798.2的规定。
9.4 贮存
产品贮存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贮存温度;-40C~85t;
b)贮存相对湿度:不大于95%,
c)贮存环境应避雨、防晒,避免出现凝露和霜冻,避免强烈机械振动、冲击,避免接触腐蚀性介质 及强电磁场。
附录A (资料性) 电池管理系统报警信息
A.1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铅酸(炭)电池的电池管理系统报警基本信息和可选扩展信息分别见 表A.1和表A.2.
表A.1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铅酸(炭)电池管理系统报警基本信息
序号 报警项目 报警信息 报警等级
一级二级三级
1 电池单体、电池模块或电池震电压越限 电池单体、电池模块或电池簇电压高 V V V
2 电池单体、电池模块或电池簇电压低 V V
3 电池单体、电池模块或电池簇 电压极差越限 电池单体、电池模块或电池簇 电压一致性偏差大 V V V
4 电池簇电流越限 充电电流或功率大 V V V
5 放电电流或功率大 V V V
6 电池单体温度越限 电池温度高 V V V
7 电池温度低 V V V
8 簇内电池单体温度极差越限 电池单体温度•致性偏差大 V V V
9 绝缘电阻越限 绝缘电阻低,其中一级报警时绝缘电阻 不小于电池簇电压xloo n/v,三级时绝缘 电阻不小于电池族甩压XI 000 Q/V 7 — V
10电池簇间环流越限电池簇间环流大7V
11 电压采集线异常 电压采集线故障 7 一 —
12 温度采集线异常 温度采集线故障 7 — —
13 电池簇充放电回路异常 充放电问路分断器件故障 V — —
14 电池单体、电池模块或电池簇 通信异常 内部通信故障 V — —
15 外部通信异常 外部通信故障 — ——
16 初始化异常 自诊断故障 V — 一
表A.2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铅酸(炭)电池管理系统报警可选扩展信息
序号 报警项目 报警信息 报警等级
•级二级三级
1 电池单体、电池模块或电池簇 SOE越限 电池单体、电池模块或电池簇SOE高 7 7 V
2 电池单体、电池模块或电池簇SOE低 V V V
3电池单体温升速率越限温升速率故障VV
4 电池簇充放电回路连接舁常 电池簇充放电回路连接铜排虚接 7 — ——
« A.2锂高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铅酸(炭)电池管理系统报瞥可选扩展信息(续)
序号 报警项目 报警信息 报警等级
一级二级三级
5 熔断器异常 过流保护器件断开 y 一 一
6 均衡回路异常 均衡回路故障 马 一
1 电池单体热失控预警 热失控故障 V –
A.2液流电池管理系统报警基本信息见表A.3。
表A.3液流电池管理系统报警基本信息
序号 报警项目 报警信息 报警等级
一级二 si三级
1 初始化异常 自诊断故障 V 一 —
2 电堆电压越限 电堆电乐高 V V
3 电堆电压低 V V V
4 电堆电流越限 电堆充电电流大 7 V V
5 电堆放电电流大 一 7
6正极或负极温度越限正极或负板温度高V7
7 正极或负极温度低 7 V 7
8 正极或负极流量越限 正极或负极流量高 V V 7
9 正极或负极流量低 V 7
10正极或负极压力越限正极或负极压力高V
11正极或负极压力低yV
12 正极或负极液位越限 正极或负极液位高 V V 7
13正极或负极液位低/7
14 电堆间电压极差越限 电堆组或电池模块间电压一致性偏差大 V V Y
15 电解液漏液故障 液路故障 V —— 一
16 通信异常 通信故障 y — —
A.3水电解制氢/燃料电池管理系统报警基本信息见表A.4.
表A.4水电解制氧/燃料电池管理系统报警基本信息
序号 报警项目 报警信息 报警等级 电池类型
一级1级三级
1 初始化异常 自诊断故障 V — — SDJ.FUB
2 电解槽电压越限 电解电压高 V V SDJ
3 电解电压低 7 V SDJ
表A.4水电解制氢/燃料电池管理系统报警基本信息(续)
序号 报警项目 报警信息 报警等级 电池类型
一级二级三级
4 电堆电流越限 电堆电流高 V V V FUB
5 电解槽温度越限 电解槽温度高 V V SDJ
6 电堆温度越限 电堆温度高 7 7 V FUB
7 电解槽流量越限 电解液循环流量低 V V V SDJ
8 电解槽液位越限 电解槽液位差高 V V V SDJ
9 电解槽液位绝对值高 V 7 V SDJ
10 电解槽液位绝对值低 V V V SDJ
11 电解槽压力越限 电解槽压力高 7 V V SDJ
12 电解槽压力低 7 7 y SDJ
13 电堆压力越限 电堆压力高 7 7 7 FUB
14 电堆压力低 V 7 7 FUB
15 电解槽氢中氧浓度越限 电解槽氢中辄浓度高 7 7 7 SDJ
16 电解槽氟中氢浓度越限 电解槽氧中氢浓度高 V V SDJ
17 环境氢气浓度越限 环境氢气浓度高 V V 7 SDJ.FUB
18 通信异常 通信故障 V — 一 SDJ.FUB
附录B
(规范性)
电池模拟装置要求
B.1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铅酸(炭)电池的电池模拟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当模拟电池单体时:
1) 电压范围:0V〜15V;
2)电压最大允许误差为±0」%F.S.;
3)电压分辨率不大于1 mV;
4)温度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5七.
b)当模拟电池簇时:
1)电压范围:0 V~2 000 V;
2)电压最大允许误差为±0.2%F.S.I
3)电流最大允许误差为± 0.2%F.S.;
4)电压分辨率不大于0.1 V;
5)电流分辨率不大于0.1 A.
B.2液流电池的电池模拟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电压最大允许误差为±0.5%F.S.;
b)电流最大允许误差为±0.5%F.ST
c)温度最大允许误差为±0.5
d)液体压力最大允许误差为士 0.5%F.S.;
e)流量最大允许误差为±2%F.S.i
f)泵电流最大允许误差为士 0.5%F.S.;
g)泵频率最大允许误差为±0.5%F.S.。
B.3水电解制氢的电池模拟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电压最大允许误差为±0.5%F.S.;
b)电流最大允许误差为± 0.5%F.S.;
c)温度最大允许误差为±0.5七;
d)液体压力最大允许误差为±0.2 %F.S.;
e)气体压力最大允许误差为±0.2%F.S.;
f)气体浓度最大允许误差为±1%F.S.,
g)流量最大允许误差为±2%F.S.;
h)气体含量最大允许误差为土0.5 RL/L.
B.4燃料电池的电池模拟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电压最大允许误差为±0.5%F.S.;
b)电流最大允许误差为±0.5%F.S.;
c)温度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5匕;
d)气体压力最大允许误差为士 0.5%F.S.;
e)气体流量最大允许误差为±】%F.S“
f)气体浓度最大允许误差为± 2%F.S.。
附录C
(资料性)
电池管理系统参数信息
C.1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铅酸(炭)电池管理系统参数信息见表
表C.1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铅酸(炭)电池管理系统参数信息
分类和编码 EES (按第4章的规定填写)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值 管理层级
额定工作电压 — V M、C、A
工作温度 一 r M、C、A
相对湿度 — 一 M、C、A
海拔高度 一 —— MCA
传感器探头测试温度范围 Tc M、C、A
电池单体电压采集通道数 一 — M
电池单体温度采集通道数 — M
均衡方式 一 —— M
通信接口 — 一 MCA
通信协议 — — M、C、A
电流采集量程 — —— C、A
电池单体电压采集上限值 一 V MCA
电池单体电压采集下限值 — V MCA
电池簇电压采集上限值 V C、A
电池簇电压采集下限值 一 V C、A
电池单体充电电压一级报警值 一 V M、C、A
电池单体充电电压二级报警值 一 V MCA
电池单体充电电压三级报警值 — V MCA
电池单体充电截止电压 一 V MCA
电池单体放电截止电压 一 V M、C、A
电池单体放电电压三级报警值 一 V MCA
电池单体放电电压二级报警值 一 V MCA
电池单体放电电压一级报警值 一 V MCA
电池模块充电电压一级报警值 一 V M、C、A
电池模块充电电压二级报警值 一 V MCA
电池模块充电电压三级报警值 — V MCA
电池模块充电截止电压 一 V M.C、A
电池模块放电截止电压 — V M、C、A
表C.1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铅酸(炭)电池管理系统参数信息(续)
分类和编码 EES- (按第4章的规定填写)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值 管理层级
电池模块放电电压三级报警值 — V MCA
电池模块放电电压二级报警值 —— V M、C、A
电池模块放电电压一级报警值 — V M、C、A
电池簇充电电压一级报警值 —— V C、A
电池簇充电电压二级报警值 一 V C、A
电池膜充电电压三级报警值 —— V C、A
电池簇充电截止电压 — V C、A
电池簇放电截止电压 — V C、A
电池簇放电电压三级报警值 V C、A
电池簇放电电压二级报警值 — V C、A
电池簇放电电压一级报警值 一 V C、A
电池簇充电电池单体电压极差一级报警值 — mV C、A
电池簇充电电池单体电压极差二级报警值 — mV C、A
电池簇充电电池单体电压极差三级报警值 — mV C、A
电池簇充电电池单体电压极差截止值 —— mV C、A
电池簇放电电池单体电压极差一级报警值 — mV C、A
电池簇放电电池单体电压极差二级报警值 —— mV C、A
电池簇放电电池单体电压极差三级报警值 — mV C、A
电池簇放电电池单体电压极差截止值 一 mV C、A
电池簇充电电池模块电压极差一级报警值 一 mV C、A
电池簇充电电池模块电压极差二级报警值 — mV C、A
电池簇充电电池模块电压极差三级报警值 — mV C、A
电池簇充电电池模块电压极差截止值 — mV C、A
电池簇放电电池模块电压极差一级报警值 — mV C、A
电池簇放电电池模块电压极差二级报警值 — mV C、A
电池簇放电电池模块电压极差三级报警值 — mV C、A
电池簇放电电池模块电压极差截止值 — mV C、A
电池簇充电电流一级报警值 一 A C、A
电池旗充电电流二级报警值 — A C、A
电池簇充电电流三级报警值 — A C、A
电池簇充电电流截止值 — A C、A
电池簇放电电流一级报警值 — A C、A
电池簇放电电流二级报警值 — A C、A
表C.1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铅酸(炭)电池管理系统参数信息(续)
分类和编码 EES- (按第4章的规定填写)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值 管理层级
电池簇放电电流三级报警值 一 A C、A
电池簇放电电流截止值 —— A C、A
电池单体高温一级报警温度 一 ( M、C、A
电池单体高温二级报警温度 一 r M、C、A
电池单体高温三级报警温度 一 c MCA
电池单体高温截止温度 — c MCA
电池单体低温截止温度 一 M,C、A
电池单体低温三级报警温度 — r MCA
电池单体低温二级报警温度 — r MCA
电池单体低温一级报警温度 — r M、C、A
电池箱充电电池单体温度极差一级报警值 — r C、A
电池簇充电电池单体温度极差二级报警值 — r C、A
电池簇充电电池单体温度极差三级报警值 — t C、A
电池簇充电电池单体温度极差截止值 — c C、A
电池簇放电电池单体温度极差一级报警值 一 r C、A
电池簇放电电池单体温度极差二级报警值 — r C、A
电池簇放电电池单体温度极差三级报警值 r C、A
电池簇放电电池单体温度极差截止值 — c C、A
电池簇绝缘电阻三级报警值 一 kQ C、A
电池簇绝缘电阻一级报警值 一 kn C、A
C.2液流电池管理系统参数信息见表C.2.
表C.2液流电池管理系统参数信息
分类和编码 EE乱 (按第4章的规定填写)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值
额定工作电压一V
工作温度一
相对湿度一一
海拔高度————
传感器探头测试温度范围Tc
电压采集通道数——
温度采集通道数一—
均衡方式——
表C.2液流电池管理系统参数信息(续)
分类和编码 EES- (按第4章的规定填写〉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值
通信接口——一
通信协议———
电堆电压采集上限值一V
电堆电压采集下限值一V
压力量程一—
流量量程一—
电堆充电电压一级报警值—V
电堆充电电压二级报警值一V
电堆充电电压三级报警值一V
电堆充电截止电压—V
电堆放电截止电压—V
电堆放电电压三级报警值—V
电堆放电电压二级报警值一V
电堆放电电压一级报警值—V
电堆充电电流一级报警值——A
电堆充电电流二级报警值一A
电堆充电电流三级报警值—A
电堆充电电流截止值—A
电堆放电电流一级报警值——A
电堆放电电流二级报警值—A
电堆放电电流三级报警值—A
电堆放电电流截止值—A
正极电解液高温一级报警温度—匕
正极电解液高温二级报警温度一
正极电解液高温三级报警温度—*C
正极电解液高温截止温度—r
负极电解液高温一级报警温度——r
负极电解液高温二级报警温度一r
负极电解液高温三级报警温度—r
负极电解液高温截止温度—r
正极电解液低温截止温度—,c
正极电解液低温三级报警温度—c
正极电解液低温二级报警温度—c
表C.2液流电池管理系统参数信息(续)
分类和编码 EES- (按第4章的规定填写)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值
正极电解液低温一级报警温度—r
负极电解液低温截止温度—,c
负极电解液低温三级报警温度—r
负极电解液低温二级报警温度——r
负极电解液低温一级报警温度一,c
正极流量低截止值一m3/h
正极流量低三级报警值—m3/h
正极流量低二级报警值—m3/h
正极流量低一级报警值一m3/h
负极流量低截止值一m3/h
负极流量低三级报警值—m3/h
负极流量低二级报警值—m3/h
负极流量低一级报警值—m3 /h
正极压力高一级报警值—kPa
正极压力高二级报警值—kPa
正极压力高三级报警值一kPa
正极压力高截止值——kPa
正极压力低截止值—kPa
正极压力低三级报警值—kPa
正极压力低二级报警值—kPa
正极压力低一级报警值—kPa
负极压力高一级报警值——kPa
负极压力高二级报警值一kPa
负极压力高三级报警值一kPa
负极压力高截止值——kPa
负极压力低截止值—kPa
负极压力低三级报警值—kPa
负极压力低二级报警值一kPa
负极压力低一级报警值—kPa
正极液位高一级报警值一mm
正极液位高二级报警值——mm
正极液位高三级报警值—mm
正极液位高截止值—mm
表C2液流电池管理系统参数信息(续)
分类和编码 EES- (按第4章的规定填写)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值
正极液位低截止值一mm
正极液位低三级报警值一mm
正极液位低二级报警值一mm
正极液位低一级报警值—mm
负极液位高一级报警值—mm
负极液位高二级报警值—mm
负极液位高三级报警值一mm
负极液位高截止值—mm
负极液位低截止值——mm
负极液位低三级报警值一mm
负极液位低二级报警值—mm
负极液位低一级报警值——mm
电堆间充电电压极差一级报警值—V
电堆间充电电压极差二级报警值—V
电堆间充电电压极差三级报警值—V
电堆间充电电压极差截止值—V
电堆间放电电压极差一级报警值—V
电堆间放电电压极差二级报警值一V
电堆间放电电压极差三级报警值—V
电堆间放电电压极差截止值-V
C.3水电解制氢/燃料电池管理系统参数信息见表C.3.
表C.3水电解制氢/燃料电池管理系统参数信息
分类和编码 EES- (按第4章的规定填写》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值 电池类型
额定工作电压 -~, V SDJ.FUB
工作温度 — r SDJ.FUB
相对湿度 一 一 SDJ.FUB
海拔高度 —— — SDJ,FUB
传感器探头测试温度范围 Tc SDJ.FUB
电压采集通道数 — — SDJ.FUB
温度采集通道数 一 一 SDJLFUB
通信接口 —— — SDJ.FUB
表C.3水电解制氧/燃料电池管理系统参数信息(续)
分类和编码 EESn (按第4章的规定填写)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值 电池类型
通信协议 — 一 SDJ,FUB
压力量程 —— — SDJ.FUB
流量量程 — — SDJ,FUB
液位量程 — —— SDJ
气体浓度量程 — 一 SDJ、FUB
电解槽电压高一级报警值 —— V SDJ
电解梢电压高二级报警值 — V SDJ
电解槽电压高三级报警值 一 V SDJ
电解槽电压高截止值 一 V SDJ
电解槽电压低截止值 — V SDJ
电解槽电压低一级报警值 一 V SDJ
电堆电流高一级报警值 一 A SDJ
电堆电流高二级报警值 —— A SDJ
电堆电流高三级报警值 一 A SDJ
电堆电流高截止值 — A SDJ
电解槽高温一级报警温度 —— C SDJ
电解槽高温二级报警温度 —— r SDJ
电解槽高温三级报警温度 一 c SDJ
电解槽高温截止温度 — r SDJ
电堆高温一级报警温度 — p FUB
电堆高温二级报警温度 — t FUB
电堆高温三级报警温度 — c FUB
电堆高温截止温度 —— FUB
电解槽压力高一级报警值 一 kPa SDJ
电解槽压力高二级报警值 一 kPa SDJ
电解槽压力高三级报警值 — kPa SDJ
电解槽压力高截止值 —— kPa SDJ
电堆电压低截止值 — V FUB
电堆电压低三级报警值 — V FUB
电堆电压低二级报警值 一 V FUB
电堆电压低一级报警值 — V FUB
电堆压力高一级报警值 一 kPa FUB
电堆压力高二级报警值 — kPa FUB
表C.3水电解制氢/燃料电池管理系统参数信息(续)
分类和编码 EES- (按第4章的规定填写》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值 电池类型
电堆压力高三级报警值 一 kPa FUB
电堆压力育截止值 一 kPa FUB
电堆压力低截止值 — kPa FUB
电堆压力低一级报警值 一 kPa FUB
电解槽液位差高一级报警值 一 mm SDJ
电解槽液位差高二级报警值 — mm SDJ
电解槽液位差高三级报警值 mm SDJ
电解槽液位差高截止值 — mm SDJ
电解槽液位高一级报警值 一 mm SDJ
电解槽液位高二级报警值 — mm SDJ
电解槽液位高三级报警值 — mm SDJ
电解槽液位高截止值 一 mm SDJ
电解槽液位低截止值 一 mm SDJ
电解槽液位低三级报警值 — mm SDJ
电解槽液位低二级报警值 一 mm SDJ
电解槽液位低一级报警值 一 mm SDJ
电解液循环流量低截止值 — ml/h SDJ
电解液循环流量低三级报警值 — m3/h SDJ
电解液循环流量低二级报警值 —— ms/h SDJ
电解液循环流量低一级报警值 一 m,/h SDJ
电解槽氢中氧浓度高一级报警值 —— % SDJ
电解槽氢中氧浓度高二级报警值 — % SDJ
电解槽氢中氧浓度高三级报警值 — % SDJ
电解槽氢中氧浓度高截止值 — % SDJ
电解槽氧中氢浓度高一级报警值 一 % SDJ
电解槽氧中氢浓度高二级报警值 — % SDJ
电解槽氧中氢浓度高三级报警值 — % SDJ
电解槽氧中氢浓度高截止值 一 % SDJ
环境氢气浓度高一级报警值 — % SDJ、FUB
环境氢气浓度高三级报警值 — % SDJ.FUB
环境氨气浓度截止值 — % SDJ.FUB
下单前可任取样页验证译文质量。
免费提供正规普通增值税数电发票。
请联系手机/微信: 13306496964/Email: standardtrans@foxmail.com 获取完整译文。
本英文译本为纯人工专业精翻版本,保证语法术语准确率和专业度!
专业源于专注|ChinaAutoRegs 始终专注于汽车标准翻译领域!
「中国汽车标准译文库」已收录上千个现行汽车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英文版译本,涵盖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和摩托车标准化体系!独家打造千万级汽车专业术语库和记忆库。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is document is readily available, and delivered immediately upon payment.
Sample pages may be requested to your preference before placing order.
Please contact standardtrans@foxmail.com for the complete PDF version in English.
Our well-established database has included almost all Chinese automotive/automobile standards in effect, providing one-stop, up-to-date, efficient and professional solution.